简介:很多项目中都包含了短信验证流程的设计,为什么要进行验证?近期在做功能型项目的时候,发现好几个项目都包含短信验证流程的设计。在设计中磕磕碰碰,遇到一些可以深挖的设计要点,本文将给大家讲讲在设计移动端短信 ...
在设计中磕磕碰碰,遇到一些可以深挖的设计要点,本文将给大家讲讲在设计移动端短信验证流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验证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先弄清验证场景的存在意义。 在人机交互的场景下,由于沟通主体差异(一方是人,一方是机器),导致需要对传输信息进行正确性判断,这个时候信息验证的诉求应运而生。而验证手段有很多种,短信验证作为通信验证的其中一种形式,因其可低成本实现及低认知负担的特性,目前广泛应用于移动端界面上的验证场景。
首先打招呼前,需要让机器明白即将作出一系列指令的主体,即要打招呼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其验证目的之一是:对操作者是否为人的身份验证。 当机器知道了这就是要打招呼的对象后,为了满足整个行为的顺利完成,得需要让机器知道“你”是否有打招呼的意愿,即验证目的之二是:对操作者是否本人意愿操作的验证。 所有的验证实质都是在满足以上的目的。 二、流程可视化设计思路由于短信验证流程是比较常规固化的基础流程,在设计思路上为由抽象场景得出任务流程,再由任务流程具象交互界面的思路。其中具象交互界面的思路会拆分为考虑“展现形式”以及“页面元素”,以更好地优化体验操作。
三、场景与流程场景洞察目前短信验证的场景大部分存在于账号登录/注册场景,修改个人重要信息场景等。
基于任务的得出,即可以得到用户实际操作的一系列行为触点,下面需要基于这些行为梳理流程。 流程梳理流程梳理主要借助泳道图的方式,以流程时间节奏以及参与角色作为横竖维度划分,梳理如下: (由于本文主要讨论前台页面设计,其中对后台及第三方短信平台的行为没有作细致展开。)
1. 用户竖轴 由此可见用户主要的行为分为四步:
这四个行为决定了页面的功能呈现。 2. 前台客户端竖轴 主要决定了一些需要在前台展示的基础状态,梳理如下:
四、展现形式的选择页面形式or弹窗形式首先,先了解两种形式的特性: 1. 页面形式 特点:内容承载范围足够大,信息承载能力强;体量重、给人感觉稳定性更高;一般一页只展示输入验证的功能,无其他内容干扰。 2. 弹窗形式 特点:多为模态弹窗;轻量化、响应快;可以不中断用户的当前核心操作,令用户聚焦中心更集中以尽快完成验证进入下一步任务。 了解特性后,我们还需要明确的问题是:短信验证最终的展现形式,并不是由验证流程决定,而是以其所存在的任务场景来定。因为验证行为一般不会单独存在,肯定会有前后任务场景的触发,以更好地服务于场景目的的达成。 举个栗子说明: 某用户换了新手机号码后,为了在京东上更好地获得订单支付的短信提醒,需要修改绑定手机号的信息,因此需要利用新手机号短信验证的手段达到目的。 代入场景洞察分析要点来看:
在场景基础上结合用户诉求,可发现:
可见:结合前面梳理的形式特性,重新绑定手机号的场景任务更适合利用页面形式来展现。 那么,对于弹窗形式,因为其轻量快速响应,大部分会适用于一些不好被打断的场景任务。比如在某个一次性的H5活动页中,用户需要通过以短信验证手段,登录账号来领取抽奖奖品。 这个场景下选择弹窗形式,让用户有一种就差这一小步我就能马上领到奖品的意识。若是页面形式的,则会让用户感觉该验证步骤形式太重,担心是否领取步骤会很长或是否有成功领到奖品。 由于以上仅举例页面形式的场景,这里再给大家总结一下要点:
分步验证or不分步验证由于短信验证流程也算表单设计的其中一种,在做表单设计时有一个体验建议是:一个页面最好只做一件事情。 回顾上面总结的“用户”竖轴,用户的四个行为组成的任务为: 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提交 这里实际是要确定两件事情:手机号信息和验证码信息。在体验过不同竞品后的感触是:一步两步其实对于实际操作负担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我一心只想着快点完成这个短信验证流程,从而登陆首页或者成功修改信息。而分步验证的目的则正好是为了达到高效专一。所以从体验设计来讲分步会比不分步更优。 但分步验证也会存在逆向操作成本增加的问题: 如果用户临时发现手机号码填错且已进入输入验证码步骤,分布操作则需要用户先点击“返回”按钮,清空手机号输入栏再重新填写。此处增加了一步点击“返回”操作的成本。不分布操作由于都在当前页面展示,则没有这一步的成本。 但最终基于优先为高频场景考虑来讲,上面问题的考虑优先级较低,设计师需要明确这个风险,但不影响我们挑选体验更好的解决方案。 五、页面元素的优化验证码输入——分数字框or不分数字框
这些优势都能更好地保障流程的完整性与正确性,所以分数字框是更优的方式。 但从体验了安卓系统下的短信验证输入后发现,分数字位会导致一个功能问题是: 在安卓下进行短信验证码复制操作时,大部分场景只能复制到第一个数字框中。但该问题应该可以从前端优化中得到解决,保证用户复制操作的一步到位,不需要返回手动输入的困境。 行动按钮保留or去除页面中存在两种行动按钮:
我们可以对该两个行动按钮作即时信息对错的判断校验,令页面能在输入信息后,自动前往下一个步骤,最多可以减少的是“获取”和“提交”两步。 但是这两个按钮是否都应该去除呢?再细致考虑发现: 1. 去掉“获取”按钮会令用户缺少信息检查的缓冲时间,用户首次使用时对自动跳转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可能导致信息没检查就自动跳入下一步,增加了出错概率。在“获取”步骤下,设置按钮能提醒用户更加谨慎地去对待这个操作,也令用户有多一个步骤的时间再次确认是否继续往下验证。 所以对于“获取”按钮来讲,为了更好地保证短信验证流程正常完成,还是需要留给用户检查的时间,保留“获取”操作行动按钮。 2. 对于提交按钮来讲,由于目前大部分用户都会使用短信上的快速复制粘贴(安卓端)或键盘识别验证码一键输入(iOS端)的功能,可以将验证码输入的出错概率大大减少。
六、优化实例经过这些设计点的探(jiu)索(jie)后,以弹窗形式为例总结了一个基础短信验证流程的模板,可供大家后续对于实际需求场景,在此基础下进行优化参考。
作者:Saiko,公众号:未知素设计 本文由 @小坑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2522407257@qq.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巅云www.rzxsoft.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rzxsof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