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 是一种在软件设计时提供给分析师、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的通用语言。它在软件需求分析及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UML建模有助于捕获系统结构或行为,定义软件构 ...
|
UML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UML被应用到面向对象的问题解决上,面向对象的问题处理的关键是建模问题,建模可以把复杂业务的许多重要的细节给抽象出。不仅可以借助于UML来完成与用户的需求沟通,而且可以指导程序员进行开发。
每种图形都是从需求或设计的不同层面来描述模型,通过各种模型描述系统的类、对象、关联、职责、行为、接口、用例、包、顺序、协作,以及状态,以便产品经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从各个角度了解产品,更好的表达思想,便于交流。 常用的UML建模工具有:ProcessOn、Enterprise Architect 、Visio、StarUML、OmniGraffle、ArgoUML。常见的UML建模有:业务建模、需求模型、设计模型、实现模型、数据库模型。UML建模重点不在于如何画UML,而是如何运用UML思考方式去管理好一个产品。 UML各种图都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从不同角度诠释产品。因侧重向产品经理角度谈UML建模,所以只介绍用例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与类图。 一、用例图(UseCase Diagram)用例图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描述系统的作用。它描述了系统的功能要求,使用者作用于系统边界的方法以及系统的反应。
二、状态图(State Diagram)状态图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的转移条件。通常状态图是对类图的补充,仅需为那些有多个状态的、行为随外界环境而改变的类画状态图。 它定义了一个对象,这些状态控制外部或内部事件的不同状态,也可以告知一个对象可以拥有的状态,并且事件会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影响这些状态。根本就是阐明在其生命周期的时间和状态图是用于此目的的一个对象将满足某些条件、执行某些活动、等待某些事件。
但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类都需要画状态图,有明确意义的状态,在不同状态下行为有所不同的类才需要画状态图。
三、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活动图是一种表述过程基理、业务过程以及工作流的技术,直白点就是使工作流和业务过程可视化的图。它描述活动的顺序,展现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
四、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时序图是一种强调时间顺序的交互图,它通过描述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显示多个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时序图具备了时间顺序的概念,提供了控制流随着时间推移的清晰的可视化轨迹,从而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对象在其生存期的某一个时刻的动态行为。
五、类图(ClassDiagram)类图是一种静态模型,它通过显示出系统的类以及这些类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系统。类图是静态的,可以展现软件系统中的类、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结构。类之间关系主要有泛化,实现,关联,聚合,组合与依赖。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熟练掌握UML有助于梳理业务流程和传达产品需求。产品经理不仅要深挖前端业务流程,还要理解看不见的后端实现逻辑。 很多产品在敏捷开发和版本迭代阶段,产品经理很容易忽视产品的隐性特性,对产品的核心功能无法深挖或理解,导致实施中还在讨论需求,上线后各种Bug影响产品体验,主要是缺少对后端整体功能的统筹与把控。而UML的出现,让PM拥有一套与技术人员沟通的共同语言,在工作中需求对称就会变得更顺畅。 本文由 @PMLin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2522407257@qq.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巅云www.rzxsoft.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rzxsof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