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古歌是巫傩师在祭祖崇拜、祈求丰产、驱邪还愿等活动中吟诵或唱诵的文辞。
  流传于地处湘鄂渝黔交界处的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南方古文化在武陵山区延续和衍变的产物。
  2011年5月《酉阳古歌》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酉阳古歌(巫傩诗文)主要流传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土家族宗教职业者——梯玛在法事活动中所唱念吟诵的歌词。它是南方古文化在武陵山区延续和衍变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汇。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
  
  文化内涵
  
  《酉阳古歌》(即巫傩诗文)属巫文化范畴,现主要流传于地处湘鄂渝黔交界处的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南方古文化在武陵山区延续和衍变的产物,是土家族巫傩师(梯玛)在法事活动——祭祖崇拜,祈求丰产和驱邪还愿活动中吟诵或唱诵的文辞,风格诡谲,大约有6000年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巫歌,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汇。
  巫傩师在祭祖崇拜,祈求丰产和驱邪还愿活动中吟诵或唱诵的文辞,流传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巫歌,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汇。酉阳古歌有双句押尾韵的自由体和两句一节,四句一节句尾押韵的格律体,多为四言七言句式,穿插连接,有高腔与平腔两种唱腔。
  
  详细内容
  
  酉阳古歌有双句押尾韵的自由体和两句一节、四句一节句尾押韵的格律体,多为四言七言句式,穿插连接。有高腔与平腔两种唱腔,颇有韵味。吟诵内容取决于所主持活动仪式的性质,主要有跳神和请师、造桥、招魂、藏身、落阴、盖家先钱、打保符、送茅山、送神等章节,口耳相传,文辞固定,较少即兴创作。酉阳古歌可分为神灵类和生活类,其代表作有:赞美诗《东岳齐天是齐王》,风俗诗《藏身躲影》,诀术诗《一年四季》等。
  酉阳古歌承载远古神话,是研究中华民族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发展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随着社会变迁,大众观念的革新,民间仪式活动逐渐减少,从事该职业的梯玛也所剩无几,酉阳古歌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与保护。
  
  所获荣誉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酉阳古歌”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学内涵
  
  巫风色彩浓厚(联系梯玛文化);2、作为逝者灵魂的传递;3、作为凡人表达祈求的桥梁。
  
  主题形式
  
  从酉阳古歌的体裁来看,有双句押尾韵的自由体和两句一节、四句一节句尾押韵的格律体,多为四言七言句式,穿插连接。有高腔与平腔两种唱腔。
  
  内容特点
  
  1、内容由活动的性质决定,有多个章节;
  2、内容固定,有文字化的文献传承;
  3、分为神灵类和生活类;
  4、代表作有赞美诗、风俗诗、决术诗等;
  5、包括历史故事也有生活气息;
  6、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基础;
  7、杂糅儒、道、佛等成分祭祀韵文。
  《酉阳古歌》的内容取决于所主持活动仪式的性质,主要有跳神、请师、造桥、招魂、藏身、落阴、盖家先钱、打保符、送茅山、送神等章节,口耳相传,文辞固定。酉阳巫傩诗文分为神灵类和生活类,其代表作有:赞美诗《东岳齐天是齐王》;风俗诗《藏身躲影》、《鸣锣会兵》;诀术诗《一年四季》等。包括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英雄传说等;又有生活气息,如为家庭性的驱邪还愿活动,包括申文请圣、迎兵架桥、请水箚灶、悬幡解邪、回神安香、扫荡踢刀等程序章节。巫傩诗文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基础、杂糅着儒、道、佛等成分的祭祀韵文。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rzxsoft.cn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rzxsoft.c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