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重庆市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1个关键区域之一,仅药用植物就达2000种。模式植物标本达261种,现收藏于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标本馆内。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植物—崖柏,1998年,世界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受威胁植物红皮书中,将崖柏列为中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大巴山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战略基地,也是大中小学生开展实地科普学习的良好活动场所。
重庆市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1个关键区域之一,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北端大巴山南麓的城口县境内,东邻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开县,西连四川省的万源市、宣汉县,北与陕西省紫阳县、岚皋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7′07″-109°16′40″,北纬31°37′27″—32°12′15″。保护区总面积136,017公顷,其中核心区42614.1公顷,缓冲区31530.6公顷,实验区61872.3公顷是主要保护对象区。
保护区地处华中地区腹地,是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华东、日本植物区系西行,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东衍,华南植物区系北上与华北温带植物区系南下的交汇场所;在第四纪冰期曾为多种生物的“避难所”,保留了众多古老的物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Ecoregion200”、《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等都已将大巴山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优先重点保护区域。该区自然环境复杂,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生态系统完整,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珍稀濒危物种多,显示出极大的生物多样性,其独特性、稀有性、濒危性显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反映出我国华中地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本底,典型性、代表性突出。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有重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为此,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承担着极其重大的责任。
除世界濒危物种崖柏属本区特有以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银杏、独叶草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秦岭冷杉、大果青扦、鹅掌揪、连香树、巴山榧、篦子三尖杉等191种及兰科植物112种。本区早在1891年就由外国人开始科学采集工作,成为众多模式植物标本的产地。模式植物标本采自该保护区的有城口瓶蕨、巴山冷杉、麦吊云杉、铁杉、崖柏、巴山榧、巴山桦、城口木兰、城口樟、黄莲、城口猕猴桃、城口细辛、光叶珙桐等261种,其中有45种是以“城口”或“巴山”命名的。标本收藏于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标本馆,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崖柏是一种世界稀有的裸子植物,为该保护区特有种。有野生动物70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云豹、金雕、林麝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金猫、黑熊、猕猴、红腹锦鸡、红腹角雉、大鲵、中华虎凤蝶等36种;有重要保护和科研应用价值的野生动物有刺猬、赤狐、毛冠鹿、白鹭、赤链蛇等176种。
保护区不仅以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崖柏、众多的野生特有动植物资源和保持完好的原始植被而名扬天下,更有幽深莫测的自然景观,其自然综合体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等都将大巴山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优先重点保护区域。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rzxsoft.cn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rzxsoft.c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